- N +

工地记工软件智能管理工人考勤班组薪资结算高效助手

工地记工软件智能管理工人考勤班组薪资结算高效助手原标题:工地记工软件智能管理工人考勤班组薪资结算高效助手

导读:

工地记工软件技术文档1. 核心用途解析工地记工软件是专为建筑行业设计的数字化管理工具,旨在解决传统纸质记录效率低、数据易丢失、统计滞后等问题。通过整合工时记录、考勤管理、工资核...

工地记工软件技术文档

1. 核心用途解析

工地记工软件智能管理工人考勤班组薪资结算高效助手

工地记工软件是专为建筑行业设计的数字化管理工具,旨在解决传统纸质记录效率低、数据易丢失、统计滞后等问题。通过整合工时记录、考勤管理、工资核算等功能,可实现以下核心价值:

  • 工时精准记录:支持按工天(1)、半工(0.5)、缺勤(0)分类统计,结合GPS定位与拍照验证技术防止代打卡,确保数据真实性。
  • 多角色协同管理:班组长可批量录入工人出勤信息,工人通过个人账户实时查看工时与工资明细,财务人员一键导出报表完成结算,实现全流程透明化。
  • 风险防控与追溯:通过区块链技术存储关键操作日志,保留电子签名记录,为劳资纠纷提供可追溯的法律依据。
  • 2. 功能模块设计

    2.1 基础记工模块

  • 批量操作:支持全选班组工人并批量标记工时,减少重复输入。
  • 灵活分类:按工种(木工、钢筋工等)、项目阶段(基础施工、主体结构)分类统计,适配复杂工地场景。
  • 异常预警:当单日工时超过12小时或连续工作超过7天时自动触发告警,规避劳动风险。
  • 2.2 智能考勤模块

  • 多模式验证:支持二维码扫码(需草料二维码工具生成)、人脸识别、IC卡三种打卡方式,适应不同网络环境。
  • 离线缓存:在网络信号差的偏远工地,数据可暂存本地,恢复连接后自动同步至云端。
  • 2.3 财务对接模块

  • 自定义薪资规则:设置基础工价、加班系数、奖惩标准,系统自动计算应发工资。
  • 电子账单推送:通过加密链接向工人微信发送工资明细,支持在线确认与异议申诉。
  • 3. 使用流程说明

    3.1 初始化配置

    1. 管理员端设置

  • 创建项目并导入工人信息(姓名、工种、身份证号)。
  • 配置考勤规则:工作日历、工时上限、加班费率。
  • 2. 工人端激活

  • 通过短信链接下载App,完成人脸信息录入及权限绑定。
  • 3.2 日常操作指引

  • 考勤记录:工人每日扫码签到,系统自动记录时间、地点及现场照片。
  • 工时修正:班组长可在24小时内调整异常记录,需附加备注说明并二次验证。
  • 数据导出:支持Excel、PDF格式导出,符合《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》归档要求。
  • 4. 技术架构设计

    4.1 分层架构模型

  • 感知层:集成二维码扫描仪、智能安全帽(内置定位模块)、AI摄像头等物联网设备,实现施工人员与机械的实时状态采集。
  • 网络层:采用混合云架构,核心数据存储于私有云保障安全性,非敏感数据通过公有云加速分发。
  • 应用层:基于微服务架构开发,考勤、薪资、报表模块可独立升级,降低系统耦合度。
  • 4.2 关键算法

  • 工时预测模型:利用历史数据训练LSTM网络,预测未来一周用工需求,辅助人力资源调度。
  • 图像校验算法:通过OpenCV库比对打卡照片与注册人脸特征,识别准确率达99.7%。
  • 5. 系统配置要求

    5.1 硬件环境

    | 角色 | 最低配置要求 | 推荐配置 |

    | 工人移动端 | Android 8.0/2GB RAM/500万像素摄像头 | Android 10/4GB RAM/双频GPS |

    | 管理终端 | i5处理器/8GB RAM/128GB SSD | i7处理器/16GB RAM/NVIDIA显卡 |

    | 服务器 | 4核CPU/16GB RAM/1TB硬盘 | 集群部署/分布式存储/RAID 10 |

    5.2 软件依赖

  • 开发框架:Spring Boot 3.0(后端)、Flutter 3.0(跨平台移动端)。
  • 数据库:MySQL 8.0(事务处理)+ Redis 7.0(缓存加速)。
  • 安全组件:国密SM4加密算法、数字证书签名服务。
  • 6. 扩展与兼容性

  • API接口:提供RESTful API与第三方ERP系统(如用友、金蝶)对接,同步项目进度与成本数据。
  • 低代码扩展:通过可视化界面自定义考勤规则模板,无需修改核心代码。
  • 本技术文档依据《智能建造技术导则(试行)》要求编制,完整实现方案可参考中的系统架构设计与安全标准。工地记工软件通过融合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,正推动建筑行业从粗放式管理向数字化精益管理转型。

    返回列表
    上一篇:
    下一篇: